川中磨溪与龙女寺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差异性

作者: 孙玮 [1] ; 刘树根 [2] ; 秦川 [2] ; 汪华 [3] ; 李德星 [2] ; 代寒松 [2]

摘要: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磨溪和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构造差异性研究,表明现今龙女寺雷口坡组构造较磨溪地区复杂,变形强,切穿雷口坡组的断层发育。印支早期,龙女寺地区构造抬升剥蚀作用强于磨溪地区,大部分地区剥蚀至雷三段,显示为构造高点。之后的构造具有继承性,龙女寺高点持继存在。喜马拉雅期隆升作用对两个地区的影响形成了构造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该区古构造和构造位置有一定的联系,更与现今构造复杂化有关。这种构造活动对研究区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燕山期,上二叠统生成的天然气垂向运移至雷一1亚段聚集成藏,形成磨溪-龙女寺联合古气藏 喜马拉雅期构造隆升造成两地区构造分异,磨溪地区由于受力较弱,整体抬升过程中气藏未被破坏,形成现今完整的磨溪气田 隆升作用在龙女寺造成较大的构造变动,大的断层切割整个雷口坡组,并成为天然气逸散的通道,雷一段气藏被破坏。


上一篇:川中地区震旦系油气成藏过程的相态演化与勘探前景
下一篇:川西坳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机制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成都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 2015  蜀073568422号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邮政编码:6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