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超深层泥页岩纳米孔隙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 焦堃 叶玥豪 刘树根 冉波 邓宾 李智武 李金玺 雍自权 姜磊 夏国栋 王瀚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10059

关键词: 超深层泥页岩 筇竹寺组 纳米孔隙 N2等温吸附 SEM-PCAS

摘要:利用SEM-PCAS孔隙定量表征技术与低压N2等温吸附实验研究X井深度为6 875~8 042m超深层泥页岩的纳米孔隙特征,并选取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从地表到5km左右的样品组作为对比,探索深埋藏作用对泥页岩孔隙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X井志留系龙马溪组、奥陶系五峰组及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超深层泥页岩32个样品的孔隙特征相似,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粒间孔为主,孔隙形态以狭长-裂缝型为主。N2等温吸附线类型为IV-H3型,QSDFT孔径分布显示其纳米孔隙主要分布于4~16nm段,BET比表面积为8.63~16.13m^2/g。与对照组样品相比,X井超深层泥页岩的孔径分布更加分散,微孔体积和微孔比表面积更小,介孔/微孔的体积比值及介孔/微孔的比表面积比值比非超深层泥页岩均具有数量级的优势。X井超深层泥页岩的孔隙特征主要受埋藏深度控制,深埋藏作用会使泥页岩孔径缩小并改变孔隙的形态。


上一篇:川南东峰场地区须二、须六段成岩演化差异对储层的影响
下一篇:声明:本网电子邮箱被不法分子盗用,收取审稿费或版面费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成都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 2015  蜀073568422号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邮政编码:6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