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作者: 武瑾 [1,2,3] ; 梁峰 [1,2,3] ; 吝文 [1,2,3] ; 魏晨吉 [4] ; 宋晓江 [1]

摘要:为了系统描述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应用氩离子抛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低温N2吸附及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和定量测试WX-1井岩心样品的孔喉形态、连通性、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实验测试的孔径分布,实现对页岩样品从微孔到宏孔的精细描述,并探讨了影响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黏土矿物层间孔、黄铁矿晶间孔、颗粒边缘溶蚀孔及微裂缝等5种孔隙类型。受到后期压实作用的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微观非均质性。纳米孔隙类型复杂、形态多样,主要为开放透气性孔,但存在细颈状墨水瓶孔及少量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等影响页岩气的渗流;孔径分布具有“双峰”特点,纳米孔主要孔径为2~10nm、30~90nm,即直径〈100nm的孔隙提供了大部分总孔体积,为页岩储层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孔隙发育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直径≤50nm微孔、中孔的发育与有机质有关,有机碳含量与微孔、中孔的孔体积呈正相关性;直径〉50nm宏孔的发育与黏土矿物含量有关,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宏孔的体积、比表面积也随之增大。


上一篇:大牛地气田裂缝有效性分步表征方法及应用
下一篇:浙西北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气勘探潜力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成都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 2015  蜀073568422号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邮政编码:6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