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涝坝地区巴什基奇克组隔夹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作者: 雍自权 [1] ; 杨锁 [1] ; 钟韬 [1] ; 刘庆松 [2] ; 张琳羚 [3]

关键词: 巴什基奇克组 隔夹层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分布规律

摘要:塔里木盆地大涝坝地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岩性剖面存在多套隔夹层,对油气藏开发具有较大影响。通过沉积学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表明,沉积环境不同,隔夹层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有较大的差异。浅湖环境形成的Ⅰ1型隔夹层厚度最大,连续性最好;分流间湾环境形成Ⅰ2型隔夹层及河道间环境形成的Ⅱ1型隔夹层厚度较薄,连续性差;泛滥平原环境形成的Ⅱ2型隔夹层厚度较大,连续性较好。同时,隔夹层的分布规律与其所处中长期基准面旋回背景密切相关。Ⅱ1型隔夹层分布于中长期旋回上升半旋回中下部,且一般发育于高可容纳空间的短期旋回上升半旋回的上部;Ⅰ1型、Ⅱ2型隔夹层在中长期旋回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转换处;Ⅰ2型隔夹层位于中长期旋回下降半旋回下部。在巴什基奇克组剖面上,由下至上隔夹层厚度大致由薄变厚,在中长期旋回的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转换处隔夹层厚度最大,然后向上隔夹层厚度变薄。


上一篇:阿克库勒凸起中-上奥陶统地层划分及加里东中期第Ⅰ幕古喀斯特特征
下一篇:东濮凹陷地区东营组低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成都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 2015  蜀073568422号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邮政编码:610059